年末冲时点叠加金融去杠杆、打击同业套利,过于依赖同业负债的中小银行年末揽储压力大于往年。
这些“红包雨”最终“雨落谁家”?能否让小微企业、农户等弱势群体真正受惠?依然存在诸多亟待正视的问题。
争议已久的现金贷是否引来了监管的“铡刀”?现金贷机构未来究竟会何去何从?
银行按揭贷款新增已呈下降趋势。近日,央行公布的10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632亿元,低于预期。
民营银行自2014年横空出世、首批“开闸”创立以来,围绕上市公司发起筹建民营银行的消息就不断,还曾一度掀起热潮。
10月末,M2余额165.34万亿元,同比增长8.8%,再次刷新历史低值。
在中国经济新周期下,中国的财富风口在转移,必须忘记旧周期下的财富旧梦,忘记过去,重新寻找新的财富风口。
受10月国庆长假等季节性因素影响,企业贷款的需求有较大幅度下降。10月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2142亿元,环比9月减少2493亿元,同比去年增加458亿元。
10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0258万平方米,比9月末减少88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减少772万平方米,办公楼待售面积增加17万平方米,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减少87万平方米。
未来,良好的用户体验不再只是金融服务的加分项,而是金融机构们赖以生存的必备能力。
接近年底,尽管各商业银行已大幅收紧房贷额度,但“银根”仍然是政府机构的重点监测内容。
有消息称,由央行牵头,多部门共同参与的监管新规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除了36%利率上限和禁止暴力催收外,此次监管可能还将从资金、牌照等多方面严控“现金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