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最常问的可能就是,个体工商户是企业吗?
答案是:不是。个体工商户是指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自然人或家庭。单个自然人申请个体经营,应当是16周岁以上具有劳动能力的自然人。家庭申请个体经营,作为户主的个人应该具有经营能力,其他家庭成员不一定都有经营能力。
其次,要成为个体工商户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要有经营能力;
2.要有自己的经营场所;
3.经营的范围是国家政策和法律允许的行业和项目;
4.必须依法办理工商登记。
一是要缴纳增值税。
作为小规模纳税人的个体工商户,按3%税率缴纳增值税。从2021年4月1日起,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月销售额未超过15万元季度销售额未超过45万元的,免征增值税。从2022年4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免征增值税。
作为一般纳税人的个体工商户,增值税税率为9%、13%不等,因行业不同、销售货物不同,增值税的税率也不相同。
自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可以在50%的税额幅度内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二是就经营所得要缴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有两种征收方法:一是查账征收,二是核定征收。
查账征收是对账证健全的个体工商户,对其实行查账征收。对于查账征收的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按照经营所得的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征收。
核定征收是对生产经营规模小又无建账能力的个体工商户对其应纳税额实行核定征收。
自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对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