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十一刚刚过去,购物狂欢也暂时落下帷幕。今年在疫情的影响下,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下简称“社零总额”)在前三季度仍未实现增速转正。
从各个城市来看,它们表现如何?
21世纪经济研究院选取了2019年全国社零总额排名前十的城市,根据今年前三季度的数据研究其消费回暖情况,这十座城市分别为上海、北京、广州、重庆、成都、武汉、深圳、杭州、南京和苏州,均为一线、新一线城市。
相比于2019年的表现,今年前三季度这十座城市的社零总额排名出现了大幅洗牌。
重庆超过广州排名第三,仅次于上海和北京。深圳超过成都和武汉,由消费第七城跻身消费第五城,并且与第四名广州在消费总额上缩小了差距。苏州、南京的排名反超杭州。武汉因为受疫情的影响程度最深,排名跌落至第十名。
截至11月5日,南京尚未公布前三季度社零总额数据,但前8个月的数值为4542.59亿元,已经超过杭州前三季度的总和。参照上半年的情况,南京小幅落后于苏州,前三季度与苏州孰先孰后,还有待南京进一步披露数据。
目前,前三季度的社零总额前十名城市为上海、北京、重庆、广州、深圳、成都、苏州、南京、杭州和武汉。
从前三季度社零总额的绝对值来看,仅上海超过了万亿元,上海与第二名北京前三季度之间的消费差额为1713亿元,这一差额对比上半年有所扩大。而2019年全年,两座城市之间的消费差额为1227亿元。
在十大消费城市中,北京是除武汉之外消费跌幅最深、恢复较慢的城市,前三季度社零总额仍然同比下降13.1%。
北京在6月份一度出现疫情反复,北京商务局在6月中旬推出消费季各种线下仪式、发布会、现场展卖等易造成人员聚集的促消费活动取消或推迟,这无疑影响了北京的整体消费表现。
不过,北京仍然守住了第二名的位置,广州则由第三名跌落至第四。今年一季度,广州社零总额为1995.99亿元,已经略低于重庆同期的2384.45亿元。差距在上半年逐渐扩大,到了前三季度,重庆社零总额超出广州1680亿元。
除了北上广深之外,其他6座进入2019年消费十强的新一线城市中,有4座是省会城市,包括成都、武汉、杭州和南京,此外还有直辖市重庆和地级市苏州。
重庆和苏州,恰恰是新一线城市中消费表现最好的两座城市。
重庆不只是排名上升至第三,前三季度社零总额更是与2019年全年仅剩下340亿元的差额。
从以上的数据也可以看出,疫情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区域消费格局。在全国经济整体受创的情况下,消费回升较快的城市,更多地展现出经济发展韧性。而提升消费的根本在于消费者收入的增加,以及对经济前景保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