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8)》显示,2017年全国各地区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实现平稳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基本平稳,资产质量总体稳健。
其中《重庆市金融运行报告(2018)》中提到,2017年以来,我市信贷总量适度增长,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和精准度有所提高。
重庆居民存款增速下降
截止到2017年末,重庆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数量共计4124个,资产总规模47064亿元。全市银行业资产总额同比增长8.8%,由于受到资金成本上升、营收渠道收窄、拨备计提增多等影响,去年银行业利润同比少增。
存款方面,去年全市本外币存款增长8.4%,低于上年末3.4个百分点,但较上半年有所回升。理财产品余额增长6.2%,增速低于上年26.4个百分点。
对此,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人士分析称,住户和非金融企业存款增速下降,很大程度上受到居民购房支出增加、理财货币基金产品分流和集团企业总部资金归集等影响,导致存款“搬家”流向了其他领域。
贷款名义利率小幅上升
2017年以来,我市贷款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本外币贷款增速为11.3%,其中人民币贷款增速为12.5%,高于上年末1.8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企业可能会感到从融资成本越来越“贵”。
一组数据能看到,去年1~12月,全市人民币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88%,同比上升0.32个百分点。
“这是受到主要经济体加息政策效应溢出、通胀预期升温等影响。与全国一致,全市贷款名义利率小幅上升。”营管部人士表示,若剔除通胀因素,实际利率同比有所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总体处于适度水平。
比如12月,执行上浮利率的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较年初下降6.4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利息支出增速分别低于主营业务成本增速和信贷增量增速7个和6个百分点。
8成贷款投向实体经济
那么,去年贷款资金主要流向哪些地方?这份报告中给出了答案。
2017年,全市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719.5亿元,同比增长9.1%。直接投向实体经济的贷款增长较快,占比近八成。
在企业融资渠道和投资者风险偏好变化、市场利率中枢上移等影响下,债券融资增长阶段性放缓,但多类创新融资产品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精准度提高。例如,全国首只扶贫超短期融资券,全市首只熊猫债和首只绿色标准企业债成功发行。
信贷投向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特别是医疗制造、电子设备制造等高技术制造行业贷款增速高位运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增速高于全市平均,创新驱动发展服务效能持续提升。
个人首套及改善性住房贷款占比9成
去年上半年,重庆房价“洼地”凸显叠加地价上升,市场上行预期增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加24%,新建住宅价格指数同比涨幅较快。值得注意的是,在房产税、“限售”及住房金融等政策调控下,去年下半年开始,商品房销售增速逐步降至近两年低位,市场回归理性,交易均价企稳。
“个人住房贷款随着楼市交易上升增速有所加快,但在暂停非首套房公积金贷款申请和提高二手房首付比例等政策作用下,个人住房贷款增速逐步回落。”重庆营管部解释称,从目前统计情况看,通过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住房贷款增长趋稳,个人首套及改善性住房贷款占比达到9成。
另外,在土地储备贷款月持续收缩、银行对房企融资更趋审慎的影响下,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连续11个月负增长。而同时保障性住房建设贷款总体增长平稳。
今年资金重点投向这些领域
2018信贷政策如何走?《报告》中提出,重庆市金融业将贯彻落实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促进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在投资方面,对交通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领域投资将持续增长。加强对军民融合、乡村振兴、智能制造和生态保护以及小微企业、精准脱贫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和精准度,进一步提升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水平。
落实房地产金融、资产管理业务等领域的宏观和微观审慎监管政策,做好“僵尸企业”、债券兑付、互联网金融等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此外,还将继续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大力发展股权融资,提高直接融资占比,深入实施重庆自贸试验区和中新示范项目金融试点政策,深化跨境结算和投融资便利化、物流金融、金融科技等领域创新,提升金融机构利率定价、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等业务水平。
电话:023-63011999;18696530093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财富大道2号财富大厦A座29楼
来源:上游财经
免责声明长运小贷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不存在盈利性目的,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